close

新創公司Canoo在2019年風風火火的推出全球第一款只租不賣的電動車,在當時不僅驚艷了市場,連有意發展Apple Car的蘋果都與其進行收購談判,雖然最後談判未果,但Canoo早已被視為電動汽車界的明日之星。

不過,好花不常開,好景不常在。從Canoo公布的2022年第一季財報和近期種種負面新聞來看,Canoo在市場的熱度,似乎開始走下坡。

Canoo 圖/Canoo
Canoo 圖/Canoo

Canoo跌跌撞撞的五年發展史

Canoo的前身是EVelozcity,從2017年底成立至今,一路走來跌跌撞撞。初期不僅財務吃緊,還被三位共同創辦人的前東家「法拉第未來」,以竊取智慧財產權、收買員工謀取私利為由起訴。直到2019年,公司宣布重新將品牌命名為Canoo,並推出訂閱制、創新車體外觀設計、電池模組和車輛電子設備平台等,才獲得蘋果的親睞,進而聲名大噪。

不過,當時Canoo拒絕蘋果的收購,決定與現代汽車合作,雖然這項交易最後也宣告失敗,但Canoo透過特殊目的收購公司進行反向合併,最後成功於2020年12月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。業界原先以為在Canoo順利公開上市,營運團隊也重新整建後,公司前景終將撥雲見日,但隔年4月卻傳出創辦人之一的Ulrich Kranz辭去在Canoo的職位,並在幾週內就遭蘋果挖角。

新創公司的共同創辦人選擇退出營運,而且還被未來的競爭對手成功挖角,不論是基於什麼樣的原因,都會讓公司元氣大傷。雖然Canoo在今年4月有幸被NASA相中,要替Artemis太空探索計劃建造地勤人員的運輸工具,但Canoo還有其他燙手山芋急待處理。

高層離職、財報不佳、現金不足、法律訴訟,Canoo正四面楚歌

canoo 圖/Canoo
canoo 圖/Canoo

除了前面提及的聯合創始人辭去職位外,Canoo也出現資金不足的問題。2022年第一季淨虧損約1.254億美元,去年同期的淨損僅為1,520萬美元,等於本季沒有任何收入可挹注。Canoo的股價也在公布財報後,下跌17.5%,當年炙手可熱的電動汽車新創公司,現在卻人財兩失。

財報無法勾勒出對未來的美好想像,也導致Canoo不得不對外釋出需要大料資金的訊號。一份來自Canoo的監管文件內寫道:「我們如果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,我們就無法執行我們的商業計劃,並可能被要求終止或大幅縮減業務範疇,最終將使得公司的財務狀況、經營業績,受到重大影響。」

以NASA訂單為例,Canoo表示將在2023年6月以前交付多款訂製的電動車,但以目前的財務狀況,投資人和市場對公司能否順利交車的承諾產生疑慮。此外,Canoo現在也是訴訟纏身,例如:美國證交所對其與Hennessy Capital Acquisition Corp的合併調查、今年5月對主要投資者之一的DD Global Holdings興訴,指控該投資者試圖透過股權互換的交易方式,謀取6,100萬美元的利益。公司的營運危機可說是一波未平,一波又起。

多家電動車新創公司後繼無力,是產業落寞?還是醞釀下一次的產業再崛起?

Canoo在第一季的現金庫存約有1.05億美元,但根據公司的商業計劃,第二季預計需要支出約2億美元的費用,現任執行長Tony Aquila表示,他已規劃約3億美元的股權和高達3億美元的債務,總計約6億美元的融資,作為生產的車輛所需的資金,但目前還未有好消息傳出。

Canoo 圖/Canoo
Canoo 圖/Canoo

約莫五年前開始,電動汽車產業備受期待,電動車新創也遍地開花,但近幾年,除了Canoo外,美國不少電動車新創似乎也開始出現營運問題。例如:美國電動車製造商Rivian,在今年5月以每股26.88美元(約新台幣800元)的價格,被其大股東福特汽車(Ford Motors Company)大舉拋售。另外一家電動卡車新創公司Lordstown Motors,其股東之一的通用汽車(General Motors)也在今年3月初出清持股,而Lordstown Motors最後則以2.3億美元的價格,將位於俄亥俄州的組裝廠賣給鴻海公司。

這幾家電動車新創公司雖未如預期繳出漂亮的營收成績單,多數也面臨資金不足的窘境,但這不代表全球電動車產業的前景不明,充其量只能推論「電動汽車本來就是一個創業成本相當高的產品,銀彈要夠充足,也必須熬過初期資金容易不穩的時期」。而且,在全球主要國家陸續承諾在2030年達到淨零碳排後,各國也開始推出節能減碳、電動車產業的發展策略與目標,不少知名的傳統大車廠更紛紛加入開發電動車的行列,可見電動車產業仍備受看好。

參考資料:ca.style、theverge、engadget、techcrunch、electrek、canoo、cnyes、finance.technews

責任編輯:傅珮晴、吳秀樺

好友缺你一個,加入數位時代LINE,科技產業趨勢新聞一次掌握!

傳送門點這裡

更多報導
DTAT手握FUSO賓士雙品牌、和泰車砸20億攻保修,商用車雙雄搶坐龍頭大位
鴻海力挺電動車,再砸11.15億元增資電動車子公司